学校专题
School Topic

02#
佛山梅沙双语学校:
以产品思维,创新“未来学校”
Foshan Meisha Bilingual School:Innovate "Future School" with product thinking
-
基于对教育产品的深度专研,以及扎根学校空间设计的多年经验,深圳九度设计在全日制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社区学校、户外营地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教育空间设计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沉淀出“为未来而设计”的核心理念与专业优势 —— 配合教育局制定教育产品行业设计标准;梳理健全的教育产品安全体系;制定并把控项目的全流程节点;适应未来能力强的功能规划与设计策划......佛山梅沙双语学校便是一个杰出近作。
项目背景
佛山梅沙双语学校是由梅沙教育重点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总投资8亿元,占地6.5万㎡,建筑面积11万㎡。校园坐落于风光旖旎的仙溪水畔,毗邻集教育资源为一体的狮山大学城,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纳新。其室内设计由深圳九度设计倾力担纲。
“伴随现代教育模式、学习理念、信息应用的结构性变革,学校容量与密度亦随之发生变化,校园的规划布局、空间的组合方式、动线的连通节奏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影响渐深。”设计师说。因此,深圳九度设计基于标准化产品体系的逻辑所衍生的“未来学校”概念,不仅是教学空间、兴趣空间、公共空间的相互融通,还体现在空间、课程与科技的系统化结合上,探索空间边界自由延展的弹性与未来的可塑性,让功能服务于有前瞻性的教学支持体系,寓教于乐。
多元主题与空间边界的自由塑性
Multiple Subjects and the Free Plasticity of Space Boundaries
-
学校项目体量庞大,因此实现建筑群的安全和整体动线规划尤为重要。早在建筑方案初期,九度便介入设计,从整体动线出发,对各学段及功能教室做了全面梳理与分区,从设置完善的安防系统来规划后期运营的管理,大到后勤动线与教学动线分离、小到每栋楼的门禁系统,再到每个公共空间及独立空间,为校园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设计与建筑的体块关系、景观的立体绿化相应和,有效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延展创意。户外阶梯与明黄外立面相映成趣,成为空间的一大亮点。以高差与进深的比例组合,户外阶梯可呈现出常规衔接功能与趣味性休闲平台两种使用状态,加之字符标识的点缀与扶手栏杆的辅助,增强场域的安全感,让学生们的课间游乐更添活力。
设计师强调交流、共享空间,针对不同功能区附近的公共空间,设计了不同主题、风格的布局与点缀,或设置储物空间,或增添休憩桌椅,或提供色彩鲜明的休闲设施,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丰富了学生们近距离开展课间娱乐的可能性,亦让学习的氛围不经意间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连廊
连廊贯通教室、宿舍等功能区,不仅是连接各功能区的交通流线,也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性、教学性与生态性相辅相成。对走廊、庭院空地等公共空间进行主题性设计,也是空间的亮点之一,教学楼之间的小剧场便是这样的所在。
复合型空间的多样化重构、设置,令这里成为学生们开掘兴趣、培养爱好、展示才艺的一个小舞台,在不同的课间时段,表演、演讲、器乐排练等活动在此轮番展开,吸音的设计让整个空间更具独立性。
室内标准化模块的「变」与「不变」
The "change" and "unchange" of indoor standardized modules
-
多功能教室
科技活动室
空间的存在,多样化重构与设置,与教学品质高效融合,具有强烈的沉浸感,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兴趣空间的启迪作用下,孩子们的思路也将像多维空间一样被完全打开
音乐教室
舞蹈教室
美术教室
图书馆
将其分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普通教室以及美术、音乐、舞蹈、科技活动等专业教室,学生在此合作研讨、社交沟通,以培养其思维及表达能力,从而适应双语学校开放、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报告厅
小剧场
为生活而热爱,为教育而精彩。多年来,深圳九度设计将对教育产品的创新设计,建立在科学的产品思维和严谨的分析研判之上,以专业和创意覆盖了学校空间从规划、运营到投入使用的全流程以及未来的可塑性,解决空间中的问题,助力现代化教育多维变革的可能性。
体育馆
游泳馆
在佛山梅沙双语学校一案中,他们以持续迭代的思维,深度挖掘行业的变化与产品的创新,通过创造新的学习环境,包括跨学科教室、户外教室和自然游乐空间,强调个性化学习、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兴趣社交,完成了对教育系统化思考的又一次落地实践,最终以一个灵活多变、寓教于乐、可拓展性强的新型示范空间,直击“未来学校”的核心。
设计手记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件立足现在、影响未来的根本大事。一个好的学校设计,是足以影响一代人两代人的,这些年来,深圳九度设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校园空间进行钻研与设计实践。
在佛山梅沙双语学校,我们亦希望设计出这样一所“未来学校” —— 它是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收获知识与朋友的同时,保持年少的初心与欢喜,在一起前进中绘制属于自己的未来人生蓝图,而象牙塔里的美好时光和精神底蕴永远滋养着他们。
--深圳九度设计创始人 孙巍
01#
宝龙外国语学校:
用产品思维打造“未来学校”
Powerlo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Building a "Future School" with Product Thinking
-
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宝龙外国语学校”)坐落于深圳市龙岗区,是区直属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18年9月正式开学纳新。作为龙岗区着力打造的首个“未来学校”示范标杆学校,怎样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下,突破传统学校的条框束缚,让未来学校教学理念植入校园设计,与国际接轨,让学校在未来的教学中能不断加入项目新模式下的课程,让我们的学子能在一个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前瞻性的环境下成长,成为功能规划和设计策划时的核心要点。
项目背景
学校占地面积4.3万㎡,建筑面积8.6万㎡,在整体空间划分中,教学及辅助用房约为52938㎡,生活服务用房约为4250㎡,办公用房约为2078㎡。在学校常规功能空间外,设有专业舞蹈室、声乐室、美术室、科创实验室、体育馆等功能场室,同时配备了国际标准400米田径场、室内恒温泳池以及千人报告厅。整个校园交通流线顺畅、空间规划细致、扩展空间充分、适应未来能力强,为深圳献上“未来校园”样板。
出于多年来对产品标准化体系的深度钻研与理解,九度设计在建筑设计初期,便开始介入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从产品思维的角度,解析学校的功能规划、交通流线、安全性能、信息化系统、未来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等,与多方共同实现细节、成本上的把控。
“学校项目面积大、时间周期短,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将过往做标准化产品体系的深度经验与逻辑思维,灵活运用在教育空间的设计中,让这个面向未来的人性化新型校园示范空间,不仅在功能与审美上升级,满足当下的使用以及未来新的发展需求,同时实现了从传统的学习场所向培养创造力、激发互动性的学习与成长场所的转变。”孙巍谈及本案设计的核心切入点时说道。
未来学校:关注学习与成长的社交型多重空间
School of the Future: A Social Multispace Focusing on Learning and Growt
-
随着教学理念不断升级与教学模式的改变,学校空间的属性也不再局限于教学空间,而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型社会空间,九度设计尝试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前瞻性的未来学校。设计师以产品思维,从后期的用户体验和教学需求反推出设计需求,通过动静分区的设计手法和不同年龄的生理特性,将教室与景观、活动空间穿插集合起来,在课堂、课间的交通流线之间实现平衡,兼顾学习性、创新性和社交性。
教学楼
建筑外观设计上,贯穿外立面的砖红作为校园的基调色,室内配以大面积白色,使建筑的体块关系更为明显,并很好的勾勒出建筑的轮廓线条。在教学楼的设计中,设计师将具有标识性的色彩运用于校园中,不同年级对应着不同寓意的色彩,清新的绿色、活力的橙色、明朗的黄色、个性的紫色......在打破沉闷、活跃气氛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引导楼层识别。这里既有色彩心理学的应用,让不同年级有适合自己年龄的色彩,也有标识导向作用,是教师和学生快速熟悉校园以及不同空间与楼层的记忆符号。
学校设计的前瞻性,是在标准化设计之外,可以针对一些公共空间及特殊功能空间进行发挥,最后形成一个绿色环保、功能好用可变、关注学生与环境关系的学校。学校内,生活区与教学区明确划分、合理布局,各分区通过底层架空层及风雨长廊衔接,为师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流线。与此同时,设计师在规划空间流线和功能时,保留了部分空间的拓展功能和留白处理,用于后期根据需求增加有个性的“虚拟空间”,而这些“虚拟空间”正是未来教学形式所追求的:自由、灵活、寓教于乐。
教室是标准化的典范,入门处墙体采用内凹设计,避免门的开合影响走道行人,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教室内预留了入墙式储藏柜,保证收纳的同时也能保证教室干净整洁。灯光和桌椅的排列方式也充分考虑了未来变换桌椅组合形式时的照度问题。走廊天花以白色为主,仅在形式上做简单变化,既能呼应地面颜色,增添趣味性,也能保证跟建筑整体砖红色完美搭配。
公共空间
为了符合现代学校教育需要大量公共交流活动空间的特点,设计师通过首层及二层多处架空空间的设计,既沟通了院落之间的联系,又获得了更多的半室外活动空间,并通过精心的景观布置,成为师生间主要交流互动的平台。
负一层公共区
公共空间主要承担了联结社交互动、交通流线的功能。不同形式的活动区、过廊等,作为小朋友课间游戏和聚集区域,以色彩与标识为区分,让人在课余充分放松、娱乐。设计师也为学校规划了后期投入使用后的文化建设与配套设计,这里有学校艺术与文化的延续,有运动场所的延伸,有互动交流的区域,有虚拟围合的空间……随着学校的使用,这里将展出老师和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声乐室
舞蹈室
美术室
设计以科学严谨的分析研判作为基底,强调围合感、趣味性、艺术感,透过对校园环境与教学品质关系的思考、梳理,在不同的空间选用适配的形式。舞蹈室门口贴心设置了方便换鞋的鞋柜矮凳一体装置,室内则由大面积吸音板和专业塑胶地板构成,两面的银镜保证对舞者动作的观察,其镜面、把杆的尺寸设计都经过了科学严谨的测量,同时镜面效果除了方便练舞时对照动作,亦予人空间视觉延伸的宽阔感。
报告厅
声乐室与报告厅的墙面设计均为木纹冲孔板与平板交错结合的方式,在达到吸音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声音的还原,保证更好的音质效果。报告厅采取叠级天花藏灯设计,专业配置的不同灯光系统,可满足会议、表演两大不同需求,简约而高雅。里外两级幕布的设计,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而阶梯式座椅的设计则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与观赏效果。
图书馆
图书馆分为陈列区、阅览区、服务区三大块,在标准化的书架陈列之外,设计以极具弧线美感的列阵 与半围合相互搭配,灯带走向对应动态流线,个性化的布局方式成为空间的一大亮点。蓝色、绿色等颜色的视觉观感清新而静宁,能让学生更高效地进入学习氛围,提高阅读效率。
游泳馆
校园生活加入社区生活,为社区注入生机,社区与学校的连接、配套与分时共享,成为宝龙学校未来校园设计的一部分。项目在规划阶段即考虑学校部分配套共享于整个社区,周末学校的游泳馆面向社会开放,最大化利用了公共资源。
风雨操场
作为室内的运动环境,天花设置暗藏灯,避免直接光照对运动的影响。设计上充分利用墙面的凹位,可放置休息椅、收纳柜、计分板等物,同时搭配吊挂式篮框,尽可能扩大运动空间,平时也可满足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需求,提高场地利用率。
田径场
国际标准400米田径场,是户外团体活动常用区域,设计上遵循了标准化的比例、尺度与规格。放眼整体建筑群,砖红色调之间的呼应,高低、凹凸层次上的对比,丰富了视线间的联系。当它与建筑中的台阶遥遥相对时,这个视角下的台阶,不再是单纯路过或停留的地方,而是观看田径场赛事的看台,衍生出了社交互动属性。
在九度设计创始人孙巍看来,伴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学校的设计也应体现时代性和未来感,因此除了最重要的教学属性,还需要为学生带来可供运动、社交、娱乐、休闲的场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和潜力。本次九度设计对宝龙外国语学校的规划与设计,是其标准化体系在教育空间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亦是其对当前教育模式、未来教育空间的一次深度探索。